“钓饵不对路,十至八九空”,钓点、钓技与钓饵并称制约垂钓三要素。钓饵质量优劣直接影响钓获量,因此,钓饵在钓鱼人心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海钓,因海洋浩瀚无垠,鱼类种类极为丰富,摄食习性各具特点,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特征明显,故用饵独具特色。# I/ C3 C6 m q7 F+ K, Z. @4 A2 v
% d* H+ h' `3 g
/ E: b8 H, F" ?# X7 _9 H- J
海钓用饵主要分钓饵和诱饵两大系列,细化可分为原生饵﹑人工合成饵和拟饵两类三种。使用商品诱饵在国内海钓界属于新潮垂钓技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高收入高消费钓友,在浮游矶钓时为提高中鱼率普遍使用。# ]& a% Q/ s, @7 |! e
) _9 n: Z4 `' D
2 l6 u7 I( @0 Q% q$ d 钓饵
( f0 J0 u9 n$ Y, E: q
: o k% c0 T w3 H
% D0 H; Z1 d9 U/ @ 原生钓饵种类繁多,举不胜举。海钓活动中使用最广泛的依次是沙蚕类﹑小活鱼类﹑肉类﹑软体类﹑节肢类等。
0 ~, ?5 S5 Z8 r$ ]
3 \2 ]4 B3 W5 U- m. \$ f
X8 t! g L S; [+ t3 A; M& ^) g 一﹑沙蚕类
2 T; ?- i' @ `) `* T3 q! c9 ] _/ g+ ], _
1 J5 g" G- g9 Q2 E' R7 f 沙蚕素有海钓“万能饵”之美誉,是垂纶沧海的“黄金钓饵”。北方海域常见沙蚕有岩虫﹑巢沙蚕﹑红沙蚕﹑青沙蚕。另有部分种群分布稀少沙蚕,因使用者较少,加之钓效颇具争议,在此不作介绍。
( ?5 b; b9 N$ L$ K& t# L9 Z4 _- Z. w7 ?% H+ Q2 E$ x
2 R% Q5 Z+ D. \3 l
岩虫:俗称“肉蛆”。体长20至35厘米,成虫身体前部有淡蓝或淡绿色荧光,躯干肉红色呈亚圆柱形,尾部淡粉扁平,体侧有密集绒毛状侧线,温暖季节行动敏捷,逃窜迅速。栖息于礁岩缝隙或礁石根部周边土壤中,要求栖息地无严重污染,土层较深。黄色土质及风化严重酥质岩石内所产品质上乘。海钓旺季售价不菲,整虫千克240元,即使是残缺不全的“次品”,零售价亦达千克160元。岩虫置于冰箱冷藏室中保存,可存活一昼夜。另可盐渍使用,即将岩虫用盐盐透,晾半干收起用精盐拌匀,密封后放冰箱冷冻室,可长时间保存。鲜岩虫具有色泽醒目,腥味浓重的优点,是沙蚕类钓饵中的极品。不足之处是鲜虫腹腔肥大,体液丰富,不恋钩,远投时极易出现饵钩分道扬镳现象。& y/ a: G* Z6 A0 g. ?% k4 _ V. ]# x1 [& G
( t) \ P8 p$ L! d. T: m8 C2 k) Q+ f3 `! c9 W/ q; F
巢沙蚕:俗称“管蛆”﹑“袋沙蚕”。直径略小于岩虫,最大体长50厘米,头部圆柱形有微弱荧光,躯干明显扁圆状,栖息习性和体色斑纹与岩虫不同。巢沙蚕在泥沙滩涂上用分泌物粘合杂质织成管状藏身处,下端与沙滩深处洞穴相通,形成地面有“堡垒”,地下有“战壕”的特殊生存空间,如遇惊扰,迅速逃入沙滩深处避难。体表分布明显节状条纹。巢沙蚕售价毛重千克20元,净虫含量较少,是沙蚕类钓饵中上品。巢沙蚕保存简单,直接装入沙蚕盒,放冰箱恒温室中,可保存四昼夜以上,如定期在虫体上淋洒海水,可延长成活期至一周。使用方法与岩虫基本相同。
; y+ j3 y0 e9 U) M: w
: _& S0 i/ a/ ]5 M/ {9 s' k+ L+ [( ?- a, U; K7 {8 A% e
红沙蚕﹑青沙蚕:俗称“沙蛆”。体长5至10厘米之间。红沙蚕对于栖息地各项指标要求严格,水质要少有污染,土质要透水性能良好。红沙蚕体表乳白﹑浅黄﹑粉红,脊背中心有艳红线条从头部延伸至尾端,与细长身躯比较侧足相对发达健壮,产量稀少。青沙蚕分布广,产量高,对水质和栖息土质要求宽松,体态特征与红沙蚕不同之处在于虫体粗壮,稍短于前者。青沙蚕体表浅绿﹑浅黄﹑淡粉,因栖息环境不同而色泽有所变异,脊背处无明显中心线,侧足紧密细小,黄渤海沿线盛产。目前大连地区红沙蚕售价达到千克120元左右,青沙蚕千克100元,即使是养殖青沙蚕,售价亦攀升至千克80元。上述几种沙蚕的保存方法类同,可用干细的河砂,无味的锯末伴匀,或干脆与海藻一同装入沙蚕盒中,青沙蚕能保证存活两天以上,红沙蚕保存存活四天不成问题。沙蚕保存过程中要控净多余水分,分拣出受伤病虫。挂饵使用多数不需分段,从头部或尾部穿入,从另一端刺出,余有少部分留在钩尖外无妨。用整条小沙蚕作为钓饵的优点是钓饵对钓钩有很强的亲和力,入水后蠕动强烈,刺激鱼群猎食欲望。红沙蚕和青沙蚕包括养殖沙蚕是北方沿海使用最广泛的大众化钓饵
/ w1 }$ V! Q4 k+ s* h8 R9 c( q/ L- {) O8 \
( X/ Y% \, J, M; B+ T5 W; g5 _/ b 二﹑小活鱼类! L$ t5 u8 g3 a. M1 m( J( x
) N! X- Z7 }5 a% Y F! \
Z7 D3 ]) G6 x, t/ r 海钓用小活鱼为钓饵常见,但因养殖、保存困难原因,可利用种类有限,淡水小泥鳅和滩涂水洼石块下无鳞小杂鱼经济适用,被广泛用作钓饵。) n) d9 C, y6 r* r
! E1 K4 d) _9 N+ g. e, J" { X* O
% b4 o; o3 g% |3 l* `9 S$ q( P 泥鳅鱼:淡水底栖无鳞鱼类,易于饲养,售价低廉,生命力强,入水后能保持游动状态,是垂钓鲈鱼﹑黑鲪等凶猛肉食性鱼类十分有效的钓饵。购买小泥鳅做钓饵应选择背黑腹黄﹑体肥健壮者。泥鳅挂钩要从饵鱼上腭穿入,从背鳍前端刺出,避免伤及内脏,以延长饵鱼的存活时间。泥鳅鱼售价千克在16元左右,是经济型钓饵。保存方法水养或用富含水分的水草包裹,用时选取一尾在细沙中滚过,方便挂饵,省时省力。
* @7 O8 N! T. ]4 p% f0 @) x2 I1 T5 u) J9 Y5 D$ |8 Z* Q# }
; P8 f2 b6 ?2 ~6 R+ A
小杂鱼:近岸滩涂水洼石块下常见无鳞鱼种,有虾虎鱼类﹑鳗鱼类等多个品种,体长10厘米以下,最小粗细不及毛衣针。小杂鱼耐撕咬,但捕捉困难,使用及保存方法同上。
3 o3 i- N/ W9 Z; v8 ]- [% L7 _ l4 O
* q. u( T. `; q0 x% y* |0 M" W9 ` }* f8 P% P
三﹑肉类. z3 n. s( A2 y! z& w* _$ N
2 W- D1 n- v3 {
( G; R! ^7 s8 y+ m% s' L. \ 牛肉﹑羊肉﹑精猪肉﹑猪肉皮﹑鸡肉及各种鱼类分解后切丁切条都可以用于海钓钓饵。+ T+ m/ r/ e, B, L; g* x) @" T
0 g1 k5 z0 D$ P
) K: H1 A1 @3 C* h* [2 q8 r
四﹑软体类+ o3 q& [4 A! I! K$ I
4 ?5 O8 W( p$ E
# P) c3 d- L. \8 z
金乌贼﹑章鱼﹑中国枪乌贼(鱿鱼)﹑笔管蛸﹑赤贝﹑牡蛎﹑海兔﹑贻贝等海洋软体动物均可用于海钓钓饵。除个体不超过5厘米的小海兔和桃花蛸可整体装钩外,一般需要分解成条状挂钩。乌贼肉质柔韧,钩尖埋在饵料中不易刺入鱼唇,装钩时应使钩尖露出少许。赤贝﹑蛤蜊等贝类的斧足肌色泽或金黄或红润,敲碎剥掉坚硬外壳后装钩是不错的钓饵。牡蛎与贻贝肉质细嫩,鲜美多汁,略盐渍出水会比较恋钩。7 Q0 U' B+ i; J$ }! G" r# V
. P& U3 U+ @5 Y; r, r9 c/ ^0 {, K. n' S' z1 a7 i
五﹑节肢类
8 K* B# s' [: z$ K* g' _( F; U) X) v" ^6 s4 R" b0 r! w5 Y+ u
) u1 F% y+ h4 R* w, J4 ^5 {8 L
中国对虾﹑草虾﹑基围虾﹑鹰爪虾﹑蝼蛄虾﹑虎虾等虾类是垂钓黑鲷和鲈鱼的佳饵,使用时可以去头剥皮分段用虾肉。亦可整只使用,挂饵时由虾头或虾尾刺入均可。海钓常用甲壳类钓饵非海蟹和寄居蟹莫属。装钩时将蟹盖揭掉,掰去双螯。蟹肉色泽白润,鲜腥蟹黄对海鳗有着不可抗拒的诱惑力。活蟹做钓饵使用也不错,但要把蟹饵绑在钓钩上。. J# j1 }# ^4 c$ S
" |7 \; b% _' u/ c5 X' U0 Q
7 X% c0 @' C! y6 o3 p 钓饵使用第一要遵循因季用饵原则,水冷鱼稀,鱼群摄食欲望低迷,用蠕动强烈,腥味四溢的鲜活沙蚕饵效果最好。水温适宜,鱼群大量摄食补充体能,恋钩性强盐渍饵应担当重任;第二要遵循因鱼用饵原则,杂食性鱼类用沙蚕饵,凶猛肉食性鱼类喜欢“大块吃肉”,小鱼﹑鱼肉﹑软体类﹑节肢类对它们而言情有独钟;第三要遵循因地用饵原则,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鱼食一方饵,船钓矶钓,水深流急,鱼多饵稀,钓饵用粗茶淡饭就可以。滩钓人多鱼少,钓钩上搭配上等钓饵将会频频体验搏鱼的刺激,享受成功之喜悦。
/ T. ?' L$ I' j) N8 ] l
' p8 H6 s$ E4 o4 r) ]) y4 F, h* I
2 b0 \' N" q. ~& f: t 诱饵) q$ E: `8 q: {
5 L; `2 s" |. I3 A& v
& P. V! j0 \& E8 R1 J" E- `9 i
“钓鱼不砸腥,等于白费功”,海钓用诱饵又称“喷腥”,其实就是把一些腥味浓重的水产品残屑撒在钓点内,将鱼群由分散栖息状态聚集成高度集中的觅食行为,与淡水钓“打窝”性质异曲同工,如出一辙。这种先诱后钓的垂钓方法在海钓中历史悠久,船钓筏地把海带根用刀剁烂扔进海里,周围几十米内的绿鳍马面豚会寻味而至。用无食用价值的贻贝苗捣碎了沉入海中,杂食性鱼类蜂拥争抢。最简便的当然还要数矶钓,退潮后在滩涂的岩石缝隙中或石板下捉一些倒霉透顶的小海蟹,捣碎了投在钓点就算大功告成。近年来,由于浮游矶钓逐渐升温,海钓商品诱饵应运而生。最受钓友青睐的原生诱饵当属虾砖,一天下来没个二三百元解决不了问题,想想有份,付诸行动非工薪阶层钓友可以承受。另外,质量上乘的虾皮用水泡透也是不错的诱饵。人工合成诱饵品牌有黑鲷道、王中王、大丸九、乌仔师、红海哥、矶XI、千又、黑鲷王等,每袋1.5公斤仅十几元至三十元之间,价格合理,工薪阶层消费得起。
+ c [- s& W V0 p' x
- g; |6 K; X8 Y* @
+ v$ b' V0 h8 t6 M/ V6 w- W s 经济实惠,便于保存,携带方便的海钓诱饵自己动手制做亦简单省事。找一处渔港码头,渔民将可以换取经济利益的水产品筛选干净以后,污秽的网具晾晒在码头,依附在网衣上的杂物会纷纷脱落,别小瞧这些不起眼的杂物,它们是破碎鱼类﹑软体类﹑节肢类﹑海藻残片及海底泥沙粉末的混合物,这些都是海钓诱饵的主要原材料。再找一家海产品加工企业,搜集部分晒干的鱼头或虾壳,粉碎后掺入。多数情况下这道工序无需自己动手,水产品加工厂自有烘干粉碎的鱼骨粉﹑虾壳粉,此类副产品基本用于家禽养殖业添加饲料,价格低廉,随便找个熟人搞一些足够用个一年半载。还有,渔民加工海米遗弃的虾糠,商店厨房超过保质期的虾皮﹑小银鱼搓碎混合均匀,添加适量海沙和麦片麦粉,淋上些许海水拌匀既是高品质诱饵。, ], H4 @+ {- V( L
2 A; T! [. D; J8 D5 I* `5 A+ x- z9 Y7 A& {4 T
施打诱饵应注意遵循勤﹑少﹑准三原则。所谓“勤”就是要定时投放诱饵,既要诱饵履行诱鱼入窝的使命,还得不断补投诱饵留住窝点内的鱼群,使钓获量大大增加。“少”的含义,与投入诱饵总量多少风马牛不相及,恰恰相反,出家人不贪财——当然是越多越好啦!但从节约垂钓经费和科学实用角度出发,每次少量投放,避免鱼群大快朵颐之后腹满胃涨对钓饵失去兴趣,置之不理。至于“准”不难解释,起码要保证诱与钓基本同步同点。因为海水流急浪高,诱饵随浪漂逐,要适当加大诱饵的比重,准确判断出投在上游水域诱饵雾化和下沉的位置,方好在同一水域下钩垂钓。
. B0 ~2 S, J" ^8 g* G' y& M
4 s" j+ ?& S0 ?$ h- F% h4 x6 E2 O
6 k/ Y0 W7 k# G( [; u2 s 拟饵
6 V, d/ u6 v; z* | s" X+ g. o
& s" P# x* T. R7 V* w0 D8 J: h* ?. U4 V s4 w; T5 s
拟饵又称假饵,严格划分应属钓饵的一个门类,之所以要单独介绍,主要是因为它是一种人工制造的钓饵,是一种鱼类根本无法消化的钓饵,是一种可以重复使用的钓饵,是一种便于保存又无变质之忧的钓饵。拟饵的工作原理是仿生学应用在钓鱼领域的完美体现,所以,使用拟饵垂钓精髓是要诱钓兼施。
I& @4 n$ E% B
8 q( e8 o8 i- I; O6 W; \: o: M, t) n$ J3 p" q# M$ V; w
根据拖钓获鱼种类观察不难结论,拟饵钓能擒获多为凶猛肉食性鱼类和部分趋于饥不择食状态的杂食性鱼类,此类鱼类视觉敏锐,凶残贪婪。例如使用专业钓艇拖钓大型金枪鱼,矶岸拖钓鲈鱼﹑黑鲪﹑鲐鱼,都是利用鱼类在快速攻击猎物时不辨真伪才达到目的的。目前渔具店拟饵品种可谓琳琅满目,色彩斑斓,常见有金属制成的鱼形拟饵,匙形拟饵。塑胶制成的仿小鱼﹑小虾﹑小蟹﹑小章鱼形拟饵。鸟类羽毛及动物毛发制成的毛钩拟饵。锡纸和干河豚皮制成的仿浮游生物拟饵串钩等。选择拟饵应注重形态逼真,颜色以浅色调为上乘,最好是闪闪生辉的银色。使用拟饵要结合扬竿领饵的手法,以达到迷惑鱼类的目的,刺激其攻击拟饵钩。拟饵钩身价相差悬殊,进口拖钓金枪鱼精品拟饵每只高达400元以上,中低档也要200元上下。岸边拖钓拟饵每只1元起价至50元不等,可供对比选择余地较大。笔者曾有幸目睹钓友搁置拟饵的“百宝箱”,里面各色拟饵应有尽有,精美绝伦,令人好生羡慕。值得称道的是,这些价格不菲的拟饵完全由钓友利用业余时间手工制作,并且使用效果毫不逊色于专业厂家生产的商品拟饵。本人在垂钓之余也试着自制过拟饵,虽然模样不怎么讨人喜欢,但实用功效决不含糊,照样拿鱼不成问题。有一点需要提醒各位,自制拟饵绝非人人都可办到,原因是需要有一些必备的生产工具和原料,还要有灵活头脑,灵巧双手,样品,如有经验丰富钓友的指点会事半功倍。不然,唯一的解决办法只有在摸索中改进,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多走不少弯路。
l1 a% ~2 k. v; k" {% c% U
u& s$ f: |1 F+ c5 g-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