鲀即是我们俗称的龟鱼,台湾叫规仔,也叫艇巴、蜡头、花龟鱼等。在北海经常能够钓到的龟鱼一般四五种,最常见的就是照片上这条,名叫铅点东方鲀,也有叫斑点东方鲀,这种鲀体形较小,一般体长10~15厘米、体重100克左右。体背、腹面及两侧均被小刺,小刺基底具圆形肉质突起。背部有许多大小不等的淡绿色圆斑,斑的边缘黄褐色,形成网纹。体上部有数条深褐色横带。胸鳍后上方和背鳍基底有不明显黑斑。各鳍均呈沙黄色。这种鲀的毒性较强,在各种东方鲀的毒性排序中排第四位,即:紫色东方鲀>红鳍东方鲀>豹纹东方鲀>铅点东方鲀>墨绿东方鲀>虫纹东方鲀>条纹东方鲀>弓斑东方鲀>墨点东方鲀>水纹扁背鲀。
8 g6 [- y' r: F. ~; C' R- p+ l
& p' p c2 J; Q 在北海也经常看到有人吃鲀,那种可吃的鲀应该是棕斑腹刺鲀,俗名王鸡鱼、金龟鱼。背腹部具小刺,腹面自头部至肛门前有许多纵向的小沟,鼻囊圆突状,体背侧绿色,尾鳍凹形,上叶尖端和下叶缘白色,鳃孔黑色,该鱼暖水性底层鱼类,体长一般为130~250毫米,大者可达540毫米左右。内脏有毒,经加工处理后方可食用。我国南海较习见。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国产于南海、东海和黄海。4 Q3 B6 ~( ?( a; A
& f L' x, ?+ Q! h# {8 s; t/ J( g
有毒的鲀所含河豚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人食入豚毒0.5mg-3mg就能致死.该毒素耐热,100℃8小时都不被破坏,120℃1小时才能破坏,盐腌、日晒亦均不能破坏毒素。因此千万不要认为加工了的鲀肉毒素会变破坏,同时有一些弱毒的鲀类肉内无毒而内脏有毒,但如果这种鲀放置久了内脏组织腐坏毒素也会浸入肉内,误食之下也会中毒,因而没有经验的钓鱼人千万不可模仿尝试。7 t: u! C4 c* F7 }4 q, ])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