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puluojun 发表于 2015-1-22 05:33:40

北海常见渔获

本帖最后由 hepuluojun 于 2015-1-30 13:05 编辑

      海钓之余,喜欢收集一些漂亮的照片,钓鱼之外识鱼也算是个乐趣,我想把收集到的照片贴上来供大家认识、欣赏,更希望朋友们一起顶起,最好将学名和各地的俗名也搞明白,在娱乐的同时大家还能长点知识。我先扔砖头,等着大家的玉!声明部分照片是拍的,更多是从网上获得。

       沙钻统计大概有35种之多,在北海常见的有两种,即是多鳞鱚和斑鱚(也叫杂色鱚),背部青色的为多鳞鱚,有花纹的叫斑鱚,还有一种金线鱚,但少见


hepuluojun 发表于 2015-1-22 07:02:26

本帖最后由 hepuluojun 于 2015-1-24 18:31 编辑

以下都是黄花鱼的兄弟

hepuluojun 发表于 2015-1-22 07:10:16

黑棘鲷,又称黑鲷,海钓最常见的目标鱼,俗名乌格、黑格、厚唇,海鲋、青鳞加吉、青郎、乌颊、牛屎鱲、乌翅、黑加吉、黑立、海鲫、铜盆鱼等。是辐鳍鱼纲鲈形目鲷科的其中一种。本鱼分布于西太平洋区,包括日本、韩国、TW、中国东海、香港等海域。本鱼体侧扁,背缘弯曲,腹缘较平。背鳍单一,硬棘强大,与软条间缺刻不明显。侧线上方至背鳍硬棘中央部位有鳞片7~8枚,侧线起点有一不规则黑斑。体侧并有若干黑色纵带。背鳍硬棘11~12枚,软条11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8枚。侧线鳞片数48~56枚。体长可达50厘米。本鱼属于热带、温带沿岸杂食性底栖鱼类,为广温、广盐性鱼类,喜栖息在沙泥底质水域,有时会进入河口内湾。幼鱼期全为雄性,到3~4年生才转变成雌性。春季到初秋为其产卵期。性敏感多疑,警戒性强。

hepuluojun 发表于 2015-1-22 07:15:57

    军曹鱼英文名为Cobia,亦称海鲡,鲸龙,海龙鱼等,也就是很多人叫的海礼(还有一种叫海里的鱼,指的是青干金枪鱼),隶属鲈形目、军曹鱼科、军曹鱼属,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东太平洋除外)等热带水域,其个体最大可达1.5米、体重43千克。世界主要捕捞生产国为巴基斯坦、菲律宾、墨西哥等国,我国沿海亦有分布,但产量较低。军曹鱼易于驯化摄食人工饲料,其生长速度快,年增重可达6千克~8千克,是海水网箱养殖中生长最快、最具产业化前景的鱼类之一。

hepuluojun 发表于 2015-1-22 07:18:56

       在北海经常能够钓到剥皮鱼,下面这些剥皮鱼是通常能够在南海见到的。

hepuluojun 发表于 2015-1-22 07:22:54

本帖最后由 hepuluojun 于 2015-1-23 05:31 编辑

属于北海最常见的鱼类之一了,花鲈属真鲈科,TW称日本真鲈,大陆称花鲈,中国沿海均产,是海钓主要的对象鱼之一。

hepuluojun 发表于 2015-1-22 07:26:10

    鲬鱼,北方多叫牛尾鱼,辫子鱼,也有叫牛鳅,北海叫沙甲,刀甲,背部有一尖剌,锋利无比

hepuluojun 发表于 2015-1-22 07:28:54

线纹鳗鲶,俗名坑鳒、沙毛、海土虱、流鱼,北海人经常捕获到,鳗鲶背鳍及胸鳍之硬棘呈锯齿状并有毒腺,故被剌伤时会极疼痛。

hepuluojun 发表于 2015-1-22 07:37:43

   鯻鱼,北海人多叫北立弓,町公,铁山新港和营盘那边都叫“沙牯头”北海人多叫北立弓,也叫茂公鱼,硬头浪。

hepuluojun 发表于 2015-1-22 07:45:17

   马鲛又称鰆鱼,马加鰆,竹鲛,闽南语称土魠鱼,江淮地区称马高鱼,山东地区称为鲅鱼。该鱼体形狭长而侧扁,呈纺锤形,最大个体长可达2米左右、重4.5千克以上。头及体背部蓝黑色。上侧面有数列蓝黑色圆斑点或竖条纹,腹部白色,背鳍与臀鳍之后有角刺。在夏秋季常结群作远程洄游。
          下面是广西沿海常见的几种马鲛。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北海常见渔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