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第一 魚獲第二”& O% s/ a4 @5 n5 A0 u
「矶」的译意是指由水边突出的石头组成的岩礁环境,顾名思义,矶钓就是指「在有岩礁的地区」进行垂钓的一种海钓活动,英文称Rock Fishing。矶钓在欧美由来已久,在亚洲则以中国、韩国、日本、香港及台湾人玩得最为投入。* R& O1 T; M9 ~% D/ i
除了外洋岛屿,我国近海岩礁区并不少,是进行矶钓的良好场所,虽说这类钓场构造都峰峦叠嶂、险不可测,严重影响了钓友行动自由,但若能时时保持警惕,以安全为首钓鱼其次,克服日晒雨淋的考验,其垂钓乐趣是丝毫不逊其它咸淡水钓法的。* E1 x: Z4 f0 r) |% F/ n
矶钓既能被誉为史上最高风险的垂钓形式,参与者自然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除了全情投入,也要确保随时全身而退。$ U$ T, X b6 r+ {
根据统计,发生在岩礁区的垂钓意外比其它钓鱼型式高很多,虽说每年死于矶底下的个案仅有一至五宗,却也是惊人数目,因常规钓法可能三年也没一宗丢命个案,更何况岩礁上摔个头破额裂、损手烂脚等轻重伤意外每年也达双位数。* B d" S @6 q! J2 ^
就国外钓鱼媒体与专业矶钓手深入研究所得,在天险自成,构造峰峦叠嶂、悬崖峭壁,地形呈极复杂与险峻的礁区垂钓,不幸被利岩致伤属家常便饭,且每十人有六人试过岩尖厉害,但是导致重伤或闹出人命,则是钓友在岩礁上太过掉以轻心,被钓乐冲昏了头,忘了矶钓奉行的铁则--安全第一、鱼获其次,结果一失足成千古恨。
- T/ p: N9 s: C6 _. P; y 另外,据查究案例显示,不是每处岩礁钓鱼都会对钓友突然横施杀手,只有特定地区暗藏杀机,故能解答为何有些礁区一路来都报平安,某些地点则常年和钓友过不去,总要杀人献敬海龙王。3 K% O6 Y9 d H6 U
凶矶之共同特征:
3 \" v: C8 |1 R+ x (一)峭壁几成直角,强风的回荡会「推」人下海;站点不足,脚下打滑失足难免摔下岩底;
0 d" w+ `" k, X6 O3 b" L% U (二)潮涨可浸没之地,其岩表如同涂上一层油,走在其上铁定人仰马翻;1 a. S! m( _ q; a* P
(三)钓点岩面大幅呈逐渐倾斜状,说明常受海浪冲刷,只要潮涨最高点,汹涌上刷的风浪足以卷人下海;/ h& B; u9 t; f2 y6 Q) ?# k2 {
(四)外礁与内陆连架的信道低矮,涨潮时导致钓友无路可退被困,礁上垂钓时,钓友可要小心以上凶地。
2 j' d4 u/ D& @" h) ?4 C 注意事项
; |4 P7 g& P- u+ x, |3 }# m7 N) Y 1. 切勿单独行动:由于矶钓的危险性高,垂钓时至少须二人以上结伴同行。
: N2 Y) h4 {; w: G 2. 安全设备一定要确实穿着:钉鞋、救生衣和安全头盔须确实穿着,尤其是救生衣的拉炼和裆带一定要系牢,不可因当天天气好就掉以轻心;冬天穿着潜水防寒衣者,也须穿着救生衣;溪钓或滩钓时穿着的齐胸的防水裤鞋,切勿在矶钓时穿着。 3. 注意气象和潮汐:在出发之前,应确实打听清楚钓场的天气、风向、风力和干潮满潮的时
0 y* h" a* k: F( h" r 4. 垂钓时若风浪增大,或天气有转坏的迹象时,应立即收竿离开钓场,切勿恋栈。
3 o. k9 c! {% t' w 5. 天气不佳时不要前往经常发生意外的危险钓场垂钓。. A1 \) R0 ]( ` J% X' O7 n8 D
6. 抵达比较不熟悉的钓场时,应先选择高处观察浪况,至少数过廿个浪头,确定浪不会打上来,才可开始垂钓;而在没有下雨的时候,海滨凡是潮湿的地方,都是海浪可能打上来之处,应避免站立或放东西。
) C& ^# ^. C! \7 F# D 7. 垂钓之际时时提高警觉。在海滨无论是做任何事,都应该面朝大海,随时留意周遭海浪的状况。若发现异常情况,应高声呼喊,提高其他钓友注意。0 W, h6 z6 t! M4 u. C
8. 钓具若不慎遗落或被海浪打入海中,切勿贸然到水边拾取,以免遭接连涌到的巨浪卷入海中。
$ Z) _4 ?+ V9 Z, P, z. G2 }; q 9. 夏天台风来临的前后,以及秋后东北季风初起的头三个月天气最不稳定时,宜避免前往外礁垂钓。 10. 搭乘海钓船前往离岛或外礁矶钓时,应请船只在钓场附近守候,当天气转坏时可迅速撤离;而在跳礁登陆时应特别提防落海及遭船只撞及。 11. 万一垂钓时不慎落海,务必保持镇静,以免在慌乱中呛水,导致休克。6 ^, X, J( ? S( c; w& e1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