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鲛鱼,在大连地区称之为鲅鱼,每年的八月中旬到十月中旬洄游到黄海、渤海来觅食生长,当地渔民称它为“过路鱼”,等它长到500~1000克时就会游回深水和南方温暖海域。马鲛鱼在海洋中觅食凶猛,并且成群结伙,一旦发现了猎物就好似饿极了的猛虎豺狼,你争我夺,一会儿冲出水面,一会儿速潜水下,几十条联合作战,把海面搅得浪花飞溅,十分壮观。% D' C3 [3 z* P2 L' `: h p
) t, u1 x0 K/ u* b6 b+ c( ]4 b
# b, V) K/ e, t' O8 b
在70年代以前,近岸拖钓马鲛鱼有两种技法。一种是用人工摇橹和划侧桨追赶马鲛鱼群拖钓,另一种是岸礁拖钓。因当时钓具性能所限和网具刚刚兴起,马鲛鱼数量在当时特别多,1000~2000克重的马鲛鱼屡见不鲜,有时还能钓到5000克或更重的特大马鲛鱼。那时人们在靠海的山上或海岸边发现海中有成群马鲛鱼追食小鱼的浪花时(当地渔民称之为“起排”),渔民就会马上驾驶小船升帆或摇橹出海拖钓。小船上比较狭窄,甩马鲛钓组算得上是一门硬功夫。不但甩得要远,更重要的是准确性。
% p: `9 x y5 x5 U
! z* c# J" G! f% i# a) ?$ g
6 L- }, e. o5 N6 x$ D( I- }9 p! T: q 另一种是岸礁拖钓马鲛鱼,潮水时效果非常好。在太阳还没升起时,人们就摸黑上路奔向岸礁,在礁石上辅上雨衣或方布(以防挂礁石乱线),组合好钓具。这时饿了一晚的马鲛鱼觅食最旺盛,因此也是岸礁拖钓的最佳时机。那时不论船钓或岸钓甩拖工具都是一样的,用的是一根100米长的尼龙线,线径是0.7~0.8毫米,系上一个转轴,连接80~100厘米长、0.3~0.4毫米粗的细钢丝,最后系上一把马鲛鱼钩。别小看岸礁拖钓,一个潮水时间能钓上十几条。& Y$ z, }& i; {3 T; i
4 Q) n c) ]- b7 \8 d
4 x. ]0 |# Y/ l$ m( W% b' D 70年代以后,随着网具的不断改进和兴起,大型捕捞渔船的增多,一些渔民和团体不顾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一心只顾产量和现金。他们的钱包鼓了,而海洋渔业资源却枯竭了。因此,马鲛鱼能冲破重围游到近海的情况与之前相比少了许多,特别是大马鲛鱼已经很少见了。用船拖钓马鲛鱼基本销声匿迹了,但是岸礁甩拖马鲛鱼还是经久不衰,虽然钓上的一般单尾重在250~1000克左右,但是从鲅鱼咬钩至拖钓上岸的搏鱼全过程,却能每个钓鱼人感到回味无穷。随着鱼情的变化,钓鱼人也改进了钓马鲛鱼的钓组和钓法,改革了70年代前一把钩,一根钢丝,一根线钓组的模式。
9 K; A7 i! D* Q! Z- q
$ s$ H# W( D- A m& F' J
, F, {& f. O4 E9 {+ m Q 同时又将以往手甩线改为通用海竿甩拖,并且钓组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下面向钓友们介绍一下钓竿、钓组、钓点、钓饵的选择;# U M. Y0 b% [9 U4 C$ K
5 v* |0 b9 O l) g3 J; |
$ ?. w: V, w. ]+ E 钓竿7 B1 ^, ^0 [* R; ]3 g. Q! q+ Z* O9 j
. T: Y6 V( q% M( [6 d
7 m# T O' c* h6 K 可用长3.6米的普通海竿(船用竿可短0.6~0.9厘米)。绕线轮可选不同品牌中号(4000号)以上的即可。主线多选用国产线径0.6毫米,长度长100米的渔线,或选购进口的编织线。5 o- u5 D& r& J3 e* O8 A' d
; t, v8 I4 }$ e: u O" N( `
) C7 K# O/ w) J( U0 L5 L
钓组
% n! ~! {# g4 P# v$ ^4 u G/ f, ]/ N& r
% ?3 v) t% _2 X3 z$ r( L
⒈古今组合钓组:用一根长100~150厘米的聚乙烯(直径0.3厘米)编织线或尼龙线(直径0.6毫米)做脑线,顶端系一个转轴,并分别连接两把各子线长35厘米,线径粗0.6毫米,国产302~301号或进口17~20号钩。尾端连接一把马鲛鱼钩,保留原来的一把钩,同时又增加几把钩变成串钩。* o. @/ @: ~: z9 f* O, `0 ^) }/ i
. P+ k: F! v ~% L% r
, G' p4 s! s, C+ e, z0 E# C- Y4 x ⒉改革后专用钓组:用一根长100~150厘米的聚乙烯编织线(直径0.3厘米)或尼龙线(直径0.6毫米)做脑线,顶端系一个转轴,并连接三把各子线长30厘米,线径0.6毫米,国产302~301或进口17~20号钩,尾端连接150克~200克坠子,每串钩的数量可多可少。如果钩号再小两个号,不但能钓马鲛鱼还能钓鲐鱼,真是一举两得。
3 _/ A: `$ I2 X3 I7 g9 F [% p
' i7 ]4 T( K9 | N" z, }+ W7 [" ?+ K$ }( P5 ~
钓饵
* l" O/ R5 A9 v/ w: w o( O E3 Z& d, i
?% w# E( F/ X0 u ⒈用六线鱼切割成钓饵,是大连地区常用饵。切成头宽尾尖,皮肉厚0.5~0.7厘米,条长8厘米,成柳叶形状。, [ t- l! U; ^/ j4 l5 U
' W% c: t- _ J2 o# c
. b0 i8 a7 Z; _" w5 [; i
⒉另外选用进口的仿真饵,效果也不错。$ [6 M) P0 [; L/ }2 k2 s
$ K- V3 u5 u0 W% Z- ]1 I
2 c0 { B3 e. [# q+ c 钓点的选择
! |4 d t% s0 e- b, \% `
1 [6 N8 |" Z! T& |: e+ |$ `4 j6 ? T O. O9 ]7 @( ~, f2 N
⒈钓点最好选在离岸不远的岛礁,因为那里水深流急,不但是小鱼聚群的理想地方,也是马鲛鱼觅食必经之路。⒉潮水应选择在涨潮3小时以后,落潮3小时之前。⒊每天的拖钓时间最好选择在早晨太阳刚刚升起,尽量赶早不赶晚。⒋选择流口处,最好观察有小鱼成群游动或窜出水面的地方。⒌选择一个风平浪静的天气,有利于观察马鲛鱼活动情况更好。
) N& p; M4 K& e! A; l# z; { l# r+ S8 b
: B: B [5 ^( C3 V 拖钓技法( Z( j7 G3 z2 H( Q
% }) C \- x5 y N' H
, f- Y# W! l" g( z ⒈当钓组甩出落水后,应待1~3秒钟左右立即收竿。
, ^7 t8 z' e& ]' b3 R- v! m7 }% {& _ B1 d
' L7 _. N+ }% b3 X9 j
⒉收线速度不宜太快,一秒钟摇线不超过一圈为基本速度。
8 B8 f4 S b* g8 R/ G, Q2 |9 o
% Q' B: T# O" n: ?) o2 I" i) s C
⒊在甩数竿无鱼的情况下,可采取钓组落水后再延长坠子下沉时间2~3秒试钓。
- {) i7 H' g9 x% o& I! N; t Q; Q! p
; G" T1 a( q. e
⒋也可采取收线途中停顿一秒钟再继续收线方法诱鱼。
$ C! I+ k9 o0 K/ n" [3 `; I' C" z: R, |7 T( Z! Y: ^
& U( l* I, ?4 a' Y% y3 x
5.当中鱼时,自始至终收线不要太快,并保持主线不要缓松,防止跑鱼。! d6 t+ E" U6 G0 k! V
2 x, T" F8 F( m$ ]6 ?5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