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钓打窝往往会被人们忽视,其实海钓打窝与淡水钓鱼打窝一样重要,在追求垂钓最佳效果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不过海钓的环境与淡水钓鱼的环境不同,海鱼与淡水鱼天生的属性不同而使得海钓打窝的时间、地点、方式方法和诱饵与淡水钓有所不同罢了。
( K/ f+ O# q5 c" e
% m' K7 s* ]! E# {
0 |5 F3 X9 }0 y2 j/ o! s- z一、海钓打窝要选择恰当的时间
+ _+ `, L7 k8 Q l 海钓打窝的时间应该是在潮起潮落时间过程的中间。因为刚涨潮的时候,潮区还没有足够产生流子的海水,潮区以下的鱼群还没有随水逐潮而来,所谓一潮海水一潮 鱼。只有涨潮的时间和潮区的水量涨达到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时,涨流产生后的一段时间里,鱼才会光顾到潮区来觅食,此时打窝才能更好地提高上钩率。就是说, 按正常预测涨、落潮潮区有鱼的时候才去打窝诱鱼,使随潮而来的鱼群停留在窝子里觅食不至于离去,否则,提前或错后,或不管什么时候到钓点就抛饵打窝是不科 学的,那样,等鱼群到来时,诱饵早就被流子冲到抛竿限程以外很远的地力了。
. P0 w) m8 ]3 @( s* |1 |, \
& V" i: L: o7 p
/ l( ] H1 f2 ] 2 采取在上鱼后打寓的方法。尤其所上鱼的鱼种为鲈、梭之娄喜群游觅食的个体的时候,那海里一定是一群在活动。钓位人手少,钓饵不足以把鱼群留住,而且上鱼提 竿时,水中鱼群周围会出现饵料空档,鱼便很快离去。为把游动很快的鱼群诱留在钓点上,此时,抓紧时间投放诱饵,是能取得海钓较好效果的最佳选择
( G+ ^, L8 ^5 r% s: m8 |' N* u. X
# U3 {. e: S; X3 n% ?3 D8 p C) e( l8 o1 p4 L
3 如果涨流因打窝后有鱼上钩,躲过满潮鱼不咬钩的时段,落潮流时,窝里仍可有鱼上钩那是因为受涨、落潮的影响,流子的走向是按来流和去流相反两个方向进行 的,因此,大量诱饵在满潮海水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暂时缓缓沉人海底。当落潮回流形成时又会被海水冲刷翻腾起来,朝来流相反的方向漂浮而去,致使死饵变成了游 动的活饵,钓点又产生了一次诱鱼时机此时。此时,应抓紧时间续窝,加大诱鱼力度,促使回落上鱼**的到来。
`( o5 n) d! K, h% Y
6 s2 ~2 s9 ?2 o9 Y& Y0 ^0 d# m" s9 M2 m, k) g. M5 @8 r0 K& X
二、海钓打窝的地点
0 Z- [7 |" n) F; A; Z' T! U2 r# M
; F0 x5 Q7 Q C: O3 `8 j; T) }3 [# h \/ B* {2 ?( J) h/ B
海钓与淡水钓一样选择鱼喜欢游耍觅食的地方作为钓位后,在矶、抛竿抛程所能达到的范围内进行投饵打寓。因此,海钓打窝的效果首先要取决于钓位的选 择,而钓位选择的准确性又决定于海钓实践经验的积累。实际上,海钓打窝更能体现的价值是把从这里游过觅食的鱼群留住的作用,而通过诱饵气味把远处的鱼群引 诱过来的作用最得特别软弱无力。因此,选准打窝地点显得特别重要。往往因找不到恰当的叫间,又找不到准确的打窝位置,使打窝成为一种累赘、负担。这也是人 们往往认识到海钓打窝的重要性而不愿去履行打窝实践的原因所在。经常上鱼的地方恰洽也是理想打窝的地方,主要有:: K) n5 n$ }3 d
2 r3 l; z; B7 E3 ~/ T: x, R
$ {) Z2 X- W" O4 j2 L 1 涨落潮都会产生海流的地方,钓点位置曾有过上鱼纪录,往流子上游投诱饵,中下游抛钩入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打窝后不见鱼咬饵上钩,如果流迹明显,清楚地看 到流头 ( 流子受阻到了尽头 ) 而且又在抛、矶竿抛程范围内,那么抓紧时间移动钓位去那里垂钓。因为不管是天然海饵还是打窝诱饵都被冲到那里集中,鱼群早在那里成窝了。$ O1 o$ x( [% [8 m( c' P
$ S4 G; N, }) H% v# `8 ] M7 n' r4 o# E( e" K4 ^$ q p
2 明、暗礁密布的地方,可试探性地进行垂钓,灵活掌握是否打窝,在上鱼迟缓的时候适当进行续窝。
+ g8 m5 f, l, {6 P$ N住码头内,涨、落潮海水都相对稳定的状态下,打窝情况基本上与淡水鱼打窝相似。
6 G: D9 ?5 [4 L2 u
. o, r$ @4 o k* g
3 R" @+ A0 Y" c& O5 f8 b三、海钓打窝诱饵
7 l" K( c* w& g5 }; D# Z
9 i7 f& @) F/ T3 q4 s
) E; e$ J9 C2 f$ L1 i 根据“大鱼吃小龟,小龟吃虾米儿,虾米儿吃土泥儿”的食物链准则,大海鱼不但吃小鱼,还特喜欢吃虾米儿。因此,小虾是海钓中较好的诱饵。这里它起着 既诱小鱼,小鱼和小虾又共同吸诱大鱼的双重作用。北方海域盛产一种毛虾,即加工成虾皮的那种。资源丰富,价值低廉,春秋两季生产,可多备些,干冻成块.以 便出钓时携带。如遇到渔民即将倒掉丢弃稍带些臭味变质的隔潮货,干冻或晒干,做诱饵效果更佳。
# {9 k" p. Z8 s* h* E1 k( E8 D( [1 J/ t: B* ]9 w) l
1 @1 ?: u$ t$ w0 P0 U |: W8 c 除此之外,用些虾皮、蟹壳、废弃的贝肉等也可做诱饵,但因受数量的限制,往往不被广泛地使用。
7 r: t8 r& y+ V8 b; B: N. j
! g/ }. G3 L- x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