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海钓人网

海钓信息一手掌握

亲爱的钓友,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2)

[复制链接]
4705 1
蜗牛 发表于 2012-12-20 16:07:20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
. b3 @! ?* E* o+ C/ e" j# Z$ B5 g1 _- l5 Z
  简介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位于徐闻县西部角尾乡和西连镇沿海,面积约109平方公里,是中国目前连片面积最大、种类集中最多、保存最完好的珊瑚礁自然资源。1999年,徐闻县人民政府成立了自然保护区,加强该区珊瑚礁自然资源的保护;2002年经湛江市人民政府批准提升为市级自然保护区。经科研调查,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的珊瑚品种已鉴定辨认的有2目17科49种,尚待鉴别的有2种,其中不乏珍稀种类,有些品种甚至是国内首次发现。  x. ]  a, _4 b+ O
历史革沿  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的历史革沿。徐闻珊瑚礁形成于约1万年以前,这是中国大陆沿岸唯一发育和保存的现代珊瑚岸礁。
1 F* C7 @; Q8 C  珊瑚礁区渔业资源丰富,品种多,拥有丰富的经济生物资源。珊瑚礁区面积达16.3万亩,其中密集区约9万亩。 * f$ Q& G2 Z0 V2 W( ~" k
  1999年8月经徐闻县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县级珊瑚礁自然保护区;2002年7月由湛江市人民政府批准,升级为市级珊瑚礁自然保护区;2003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升级为省级珊瑚礁自然保护区;2007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J! C1 g1 T1 Z# I8 z基本概况  据2001年广东省湛江海洋大学和2004年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两次综合科学考察表明,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已发现腔肠动物门(Cnidaria)珊瑚虫纲(Anthozoa)共3目18科65种。 " v$ z0 F- ?% P8 y3 L+ L$ U6 I
  珊瑚生活在低纬度热带海洋浅水中,死亡的造礁石珊瑚骨骼与一些贝壳和石灰质藻类胶结在一起,形成大块具孔隙的钙质固体,它们像礁石一样坚固,因而被称为珊瑚礁。除中国的西沙、中沙、东沙和南沙群岛珊瑚礁广泛发育外,在徐闻境内发现如此大面积的珊瑚礁群,国内实属少见。
9 I4 G: J* m0 E) A" U7 j  珊瑚礁为热带海洋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对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防止海岸侵蚀起着极大的作用,珊瑚广泛应用于古地质地貌、古地理和古气候研究。珊瑚可研制成各种药物,用于骨骼修复、制成抗紫外线遮光剂、治疗心血管系统的药物、抗癌药物、人造骨等等。目前发现保护区内分布的群体海葵,可提取比氰化物毒1万倍的药品用于治疗癌症,真可谓一克值万金。随着分离和鉴定复杂有机化合物分子新技术的发展,对珊瑚的应用研究也会越来越深入,珊瑚的研究价值将会进一步得到体现。珊瑚礁自然保护区可称得上是一座潜在的药物资源宝库。  u5 s) b4 N/ [, @7 c% _/ q
地理气候  1、地质地貌
9 j7 a/ W# m# e* S7 A+ |  保护区滨临的角尾乡和西连镇为滨海地区,三面临海,地势低平,北部稍高,南部较低,地质多为沙壤和沙质土。保护区海岸和潮间带基本上是沙滩和岸礁,主要为滨海-浅海相砂泥质碎屑岩和湖泊相含膏盐碎屑岩构造,岩性特征以浅灰绿色粉砂岩、棕红色泥岩和灰黑色玄武岩为主。长在灰黑色玄武岩上的珊瑚较多,也较茂盛。 ) u4 S! s4 ~  y
  2、气候
2 j  s( J" Y  U4 @8 A  保护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较高,四季不明显;降雨充沛,年际变化率较大;雨热同季,干湿季较分明。
6 a/ X+ O1 p8 v8 S7 Q" A; `1 K  3、潮汐与潮流
% }8 d5 Q5 {' J( h3 N# f1 ?  潮汐:徐闻海岸带潮汐现象主要是太平洋潮波进入南海后形成的。徐闻县与海南岛南北相对,之间的琼州海峡东西走向,略似条带形的内陆航道,东西两个出口分别连着七洲洋和北部湾,加上每年东南、西南、东北的季风和海峡沟底凹凸不平地形的影响,形成无规则的混合潮。保护区主要受北部湾不规则全日潮控制。 $ x* k; e8 A9 d+ k
  潮流:保护区内的潮流分布不均匀,南端与琼州海峡相连海区及水尾角西部海区的流速较大,而在湾内东场以西一带海面,流速很小,甚至不明显。 ) G1 s7 J8 p, y5 M! i; y
  4、表层环流
( v: t$ `! p6 E  保护区的表层环流主要受北部湾表层环流的控制,冬季受琼州海峡西向的表层环流影响较强,其环流方向以北向和西北向为主。夏季受西南季风吹送和琼州海峡东向环流的影响较强,其环流方向以东南向和南向为主。
' o3 n6 S0 h' e7 W1 d$ j7 C5 @  5、水温分布及季节变化 1 P6 x$ R2 H% I4 x  N
  保护区海域最低水温在每年的1月,约为18℃左右。最高水温出现在7月,约为30.5℃,年平均水温为26℃左右。
+ ]( v* ]% |' \' M% W* [) n9 x  6、灾害性天气
4 O# w# ^! B: J- y* r7 X7 S- b- m  主要受热带气旋及台风、冰雹、龙卷风和寒潮影响。
- i# `& l2 e0 N) C( R2 a珊瑚介绍  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珊瑚是动物。珊瑚由无数微小的珊瑚虫聚集形成,珊瑚虫是一种海洋低等动物。大部分石珊瑚是大量个体聚集生活在一起营群体生活,其单个个体很小,往往只有几个毫米。珊瑚虫的形态就像花朵一样,顶端由一圈圈的触手构成,如同花瓣一般,而圆筒般的柱部则好比花的子房。珊瑚虫会吸收溶解海水中的碳酸钙,用来制造自己的骨骼。我们一般所见的白色珊瑚实际上是一个个珊瑚虫死后遗留下来的骨骼,真正活的珊瑚虫是在其上面开着的一朵朵柔嫩的“小花”。在海中,活的珊瑚绚丽多姿,有红有绿,有黄有灰,彼此交错,可谓色彩斑斓。在白天,大多数的珊瑚只露出含有色素的组织以吸收阳光,让身体内部的共生藻进行光合作用;到了晚上才把珊瑚虫伸展出来,这时花朵似的珊瑚虫就成为捕食的工具了。
: j7 b7 Y5 C, T1 d5 t  在珊瑚组织内部,生活着一种被称为“虫黄藻”的单细胞藻类,两者形成共生关系。珊瑚绚丽多彩的颜色便是由这些共生在珊瑚肌肉组织中的虫黄藻形成的。虫黄藻主要养料是氮、磷、钾。藻类在日光下营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就能把这些养料转变成有机物,并在代谢过程中放出氧气。而珊瑚虫刚好相反,需要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同时还排泄含氮、磷的废物。因此,两者共生,虫黄藻可以利用珊瑚的排泄物和二氧化碳气体,而珊瑚则利用虫黄藻代谢放出的氧气,加速自己的生长发育。虫黄藻可以促进珊瑚骨骼生长的钙化作用,而没有虫黄藻共生的非造礁珊瑚,钙化生长速度慢,所以不能造礁。可是,这些亲密的共生生物,却只能同生存不能共患难。当珊瑚有病或处于不利环境时(如水污染、水温上升等),虫黄藻就会离开珊瑚,到大海另寻寄主了。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很长时间,珊瑚虫就会死亡,这就是珊瑚的“白化现象
- p  i1 h+ k. |& [1 f+ \4 x6 J0 v9 P' u* b
参与人数 1 +3 收起 理由
johnyjwang + 3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3

踩过的脚印
收藏
收藏1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1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评论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johnyjwang 发表于 2015-7-15 16:46:14 | 只看该作者
上来看看,多多学习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懒得打字嘛,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抖音号
打开抖音扫一扫

客服电话:186-2180-4396

客服邮箱:87754192@qq.com

微信号:haidiaorencom

Copyright@2012-2026 haidiaoren.com All Right Reserved.[网上营业执照]

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