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钓人网

标题: 矶钓技巧 矶钓钓点的水深与钓组配重的关系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6-10-12 10:58
标题: 矶钓技巧 矶钓钓点的水深与钓组配重的关系
  矶钓钓点的水深与钓组配重的关系。以岸矶海鲋为例,多深的水,该用多大浮力的浮漂?这似乎没有一定之规,但也有章可循。在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随便串个钓组就能钓到目标鱼的机会越来越少。- l1 z( x, P: `. T( p
; e* b) D; V0 s" T: l
  在施打诱饵和操控线组有一定基础的前提下,并且外界因素又比较配合的情况下,(这里面包含风,浪,流)如何根据钓点水深来搭配你的钓组配重,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这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你的渔获。
+ C/ ~2 k# e; ]9 A2 c, K
- Y* b  N/ ^: D" @- F! m5 W  基本上水深每增加一米(注意:这里的一米不是指水深一米,而是指主线的游动距离一米),就增加1B的配重(注意:这里的1B不是0.55克的念,而是1B-2B或者2B-3B的概念)。也就是说,主线一米的游动距离就用1B的浮漂,2米的游动距离就用2B的浮漂,3米的游动距离就用3B的浮漂。。。。打个比方:
  O4 z; v8 G  _  S" u( c) \  b. g' s  I& I: d3 b/ J
[attach]21599[/attach]
8 t- I: v9 q0 `
  1)钓点水深4米,风,浪,流都很舒缓,用3米子线全漂,主线的游动距离是1米,这时就用1B的浮漂。。。。如果涨潮钓点水深增加至5米,子线长度不变,这时主线的游动距离增加到2米,就用2B的浮漂。
# O+ q4 l5 O; p; A$ K
& f- L8 D: @7 O. `7 A: v) [  2)而有的时候,需要在子线上夹G1(约0.4克)的配重来稳定钓组,同样1米的主线游动距离,就要用到3B的浮漂。这是因为子线上有一个0.4克的配重,遵循配重下小上大的大原则(毕竟大原则不能违背),8字环附近就要夹大于0.4克的配重,比如1B(0.55克),两个配重相加基本就是所用浮漂的载重0.95克,就选用3B的浮漂。这时如果水深增至5米,子线配重不需要变,而主线的游动距离增至2米,2米的游动距离就用2B(0.75克)的配重,所以就要选用4B(1.20克)的浮漂。
* q0 S: o, k& N$ t* y% }' y  n9 L+ y
0 G6 n: _( i" U3 C7 H# n  3)假设现场情况需要在子线上夹2B(0.75克)的配重,主线同样一米的游动距离,遵循配重下小上大的原则,8字环附近就要夹3B(0.95克)的配重。两个配重相加是1.70克,这时就需要选用5B(1.85克)或者0.5#(1.87克)的浮漂。
8 ~" |% F" `8 Z9 ~" u/ |3 m  r
5 |+ ]: ^/ K' b  4)有时甚至需要在子线上进行1B(0.55克)和2B(0.75克)的分段夹铅,这时同样一米的主线游动距离,同样遵循配重下小上大的原则,8字环附近就要夹3B(0.95克)或4B(1.20克)的配重,这三个配重相加是2.25克和2.50克,这时就需要选用0.6#(2.25克)或者6B(约2.65克)的浮漂。
; I5 {; C7 B3 A, }4 P" [
6 w, M* M6 G1 x) y+ h  k" o, [  还有很多状况,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不难看出,同样4米的水深,要用到这么多的钓组配重的变化,用到这么多种规格的浮漂。。。。
  u# r$ U" x: a5 O8 B7 m
1 F, ?! p1 A# F$ N  所以说,矶钓考验的是一个钓鱼人的现场应变能力,能够根据自然因素的不断改变而改变自己的钓组,让你的钓组始终处于最佳的状态。
$ n- x; @  F  y- D! r! E( \
8 i" z) `- ]8 z) G: s- J
作者: 心砚    时间: 2016-10-13 08:42
这个有点——太专业了
作者: 海钓菌    时间: 2016-10-14 00:44
深了点,有待研究0 ]6 S& b! B7 ~: r8 U

作者: 蚊浩    时间: 2016-11-21 16:29
矶钓学习东西太多了
& i! s* [  {9 ]  G




欢迎光临 海钓人网 (http://demo.douy520.shop/) Powered by Discuz! X3.2